首页 > 资讯>正文

与八家单位签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 中石化锚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来源:国资报告 2022-09-07

“刚才,中国石化与八家兄弟企业和单位签署了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我希望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将不断深化互利合作,和更多的国内外相关企业、研发单位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共同激发氢能发展的链式反应,释放能源革命的强大力量。”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在论坛上说。

近日,中国石化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氢能应用现代产业链建设推进会暨高质量发展论坛”的会议。来自氢能产业界、学术界和相关部门的重量级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目标,深入探讨推动我国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提速。

据了解,本次与中国石化签署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的单位包括河南机场集团、宝武清洁能源公司、一汽解放公司、上海重塑、中国氢能联盟、中国船级社、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氢科学中心、国家电投武汉绿动氢能公司等八家企业和单位。

中国石化总经理赵东说:“近年来,中国石化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将氢能作为新能源业务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在氢能的制、运、储、销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石化此前已经明确提出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的目标、内涵和战略路径等。

整合资源 布局氢能产业链生态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区市发布了氢能发展规划或指导意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了集群化发展态势。此外,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氢国,氢年产量超过3300万吨,全国累计建成了加氢站超过250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此背景下,中国石化的氢炼化、储运和加注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全面加快。赵东介绍说,中国石化已经实现年生产氢约445万吨,约占全国13.3%。旗下的燕山石化、天津石化等8家企业建成氢提纯等设施,拥有巴陵—长岭氢气输送管线。

与八家单位签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 中石化锚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海南首座加氢站。

中国石化现在已经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具有布局加氢站的先天优势,目前建成80座加氢站,已经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依托炼化基地布局、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国石化推进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建设,绿氢炼化持续推进。2021年11月,中国石化启动建设新疆库车绿电制绿氢示范项目,投产后可实现每年电解水制氢2万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48.5万吨。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氢项目,是中国石化引领氢能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氢能产业基础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产业基本信息等数据资料参差不齐、供给端与应用端资源不匹配、加氢网络不完善、用氢车辆少、用氢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氢能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特别指出,许多人经常混淆了“氢源”跟“氢能源”,我国虽然目前是世界最大产氢国和消费国,但是年产3300多万吨氢气只是作为原料利用,而非作为能源使用,既没有实现商品化消费,也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

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副局长尚鹏在论坛上指出,目前,氢能应用产业链总体还处在培育过程中,关键在于形成各方合力,构建紧密协作产业链生态,科学完备系统化布局和扎实高效体系化能力。

对此,马永生表示,首先,中国石化将积极与各方开展合作,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建立全国性制氢、加氢等环节的产业链数据库,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其次,在现有炼化、煤化工制氢基础上,中国石化将进一步扩大氢气生产和利用规模,大力发展可再生电力制氢,努力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化氢气工业。再者,坚持国家有布局、市场有需求、发展有效益、战略有协同的原则,根据党和国家作出的部署和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中国石化“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加氢站网络布局。

战略合作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氢能产业的发展涉及生产、储运、加注和应用等多个环节,产业链长、涉及面广,每个环节都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节点问题、卡点问题,需要开展广泛的合作和全面的攻关。例如,仅仅一个氢能燃料电池就涉及关键材料研发、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核心技术攻克等诸多环节问题。推动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要拓展和深化产业领域的战略合作。

“在中国石化近些年氢能产业发展探索实践中,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实现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发展规划的引领,离不开产业政策的保障,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也离不开全产业链的密切配合和整体联动。”赵东说。

近年来,中国石化先后与国内外多家能源企业就氢能产业开展深化互利合作,战略投资上海重塑、中鼎恒盛、海德利森等产业链的头部企业,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与美国康明斯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书,合资成立电解水制氢电解槽公司。

此次中国石化和八家单位签署氢能产业链发展合作协议是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又一个起点。

与八家单位签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 中石化锚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中国石化在山东首座规模化供氢中心建成。

据了解,中国石化将与河南机场集团就机场绿色能源项目开展合作,包括探索航油加注业务、开发机场分布式光伏发电资源、探索机场氢能应用场景、探索开发利用地热能等;与宝武清洁能源公司围绕氢能开发与利用、清洁能源应用场景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

中国石化与一汽解放公司与上海重塑依托各自在氢能供应、基础设施、整车开发、应用场景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建立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石化与中国氢能联盟在电解水制氢技术、氢能技术经济研究和大数据信息平台开发、氢气品质检测和标准研究、氢能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中国船级社就航运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氢气、绿色甲醇、绿色氨气以及氢燃料电池等氢能相关领域研究课题开展合作。

中国石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氢电储能联合实验室,在制氢储氢运氢用氢领域开展机理研究及技术开发合作;与国家电投武汉绿动氢能公司就氢能关键装备研发制造、多场景氢能应用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

马永生表示:“下一步,中国石化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联合相关产业基金会、金融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共同发起设立‘氢能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支撑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

创新引领 氢能产业链自主可控

当前,我国氢能科技攻关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电解水制氢技术、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膜电极、电堆等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已经初步掌握了氢气制备、储运、加注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

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依然存在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赖国外的问题,相关领域国内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国产化程度不高,引领性、颠覆性自主创新偏少。例如,在加氢技术和装备方面,我国虽然已经研制出加氢装备使用的阀件,但是可靠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在介绍氢能储运装备技术进展时说,氢气加注过程中用到的压缩机,国外主要有三种:隔膜式、液驱式和离子式。现在中国主要采用隔膜式压缩机。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45兆帕隔膜式压缩机,但是仍然需要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此外,加氢站还涉及供氢的管路、管件和阀件。概括来说,我国已经能够制造35兆帕的零部件,但是可靠性不够,而70兆帕的零部件仍然全部依赖于进口。

国家能源局、科技部于2022年4月2日发布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指出我国部分能源技术装备尚存短板、长板优势不明显等问题,提出攻克高效氢气制备、储运、加注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推动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呼应国家能源战略部署,面对行业既有难点和痛点,在氢气的制、储、运、加等环节,中国石化在既有的氢气生产和利用基础上,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推动力。据赵东介绍,中国石化目前已经打通了氢气制备提纯、储存运输、终端加注全产业链。中国石化首套质子交换膜制氢示范站在燕山石化投运,储氢瓶、燃料电池等核心材料研发有力推进。

与八家单位签氢能产业链建设合作协议 中石化锚定“中国第一氢能公司”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提供氢能保障。

2020年9月,中国石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高纯氢气生产示范装置在高桥石化成功投产,实现了国内首次将炼厂副产氢气提纯至99.999%,远高于99.97%的燃料电池车用氢气国家标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开幕式均采用了中国石化的氢气点燃了主火炬。比赛期间,中国石化四座加氢站累计为赛事车辆加注氢气87吨。

现在,中国石化已经实现氢气年总产量44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3.3%,正在积极推动灰氢生产向绿氢生产转变,不断探索研究在炼化流程中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马永生说:“下一步,中国石化将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为实现氢能产业链自主可控作出更大贡献。我们将积极参与产业标准体系制定,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融合发展,为氢能产业稳健发展提供保障。同时,我们也将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构筑以骨干企业为牵引,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创新联合体,积极引导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着力构建高校协作创新网络,共同推动氢能技术与装备国产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