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正文

调研|探访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氢能生产企业京辉气体

来源:第一元素网原创 2019-11-08

这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气体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氢气,满足了北京周边近300公里的氢气需求;

这是一家以技术和安全为根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强调,氢能时代下,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是一家30多年的老牌气体企业,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一体化的公司;

这还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未来首都地区的氢能产业园将以该公司为基础,打造国内高端、智能和制定标准的产业基地。

氢气的生产制取是氢能产业链上游核心环节和产业发展的源头。目前,较为活跃的氢气供应商中,专业的、有代表性的气体企业多数为外国公司,如德国的林德气体、梅塞尔,法国的法液空,美国的空气产品公司以及普莱克斯(已与林德合并)等。

但在国内,真正专注于氢气制造的专业气体公司并不多,大部分涉及制氢的企业,制氢只是附属或配套业务,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京辉气体)就是一家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的、规模化生产高质量氢气的公司。

这家位于全国环境管控最严格城市之一北京市房山区,有着30年气体生产制造历史、以安全为核心思想的公司承担着北京市的气体保障重任。

更重要的是,在即将来临的氢能时代,京辉气体这家专业化、职业化,有着专业团队的气体公司将发挥无比重要的作用。

京辉气体目前有着800m3/h的天然气制氢装置、500m3/h的水电解制氢装置,氢气年产量1200万m3/h,是全国唯一一家可以把氢气纯度做到99.99999%的企业,具备制氢、储氢、氢运输和加氢的所有资质,并拥有136辆气体运输车辆。

除此之外,公司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包括2套6000m3/h全液化空分设备、1套天然气发电装置、一套压力容器检测装置、一座国家级气体实验室,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包含制氢、空分、特种气体、医用氧在内的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最专业的综合性气体生产基地。

未来,对于氢能产业,京辉将着重于建立一些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以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元素网作为国内专业的氢能源科技媒体,近日调研走访了京辉气体公司,并与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孙国春先生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在与孙国春先生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职业化、专业化、安全性是这位有着扎实技术和经验、从事气体行业30年、对氢能有着深刻理解的专业人士强调最多的词汇。

北京环宇京辉气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孙国春

氢能与氢气是两个概念

01第一元素:京辉气体官网上并没有太多公司历史发展的相关信息,您能否介绍一下贵公司的历史及基本情况?

孙国春:京辉气体成立于1989年3月1日,有着30年的历史了,公司在2001年之前一直在昌平,2001年北京市政府规定所有的化工企业必须要进园区,因此公司搬到了房山区燕山新材料产业基地,此基地是北京市唯一的化工园区,占地超过7万平方米。

京辉气体是北京市专业的气体生产公司,生产的气体品种比较多,一共有67项,除了氢气外,还配备年产1200吨的笑气生产线,年产80万m3的一氧化碳制取设备(全国唯一),以及氧气、氮气、氧气、氦气、二氧化碳等分装装备。

公司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拥有氢气长管拖车及液体槽车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共计136辆。

京辉气体是北京市经信委制定的城市保障功能性企业,在2008年奥运会、2014年APEC会议、2015年93阅兵、十九大及历年两会期间,获得道路运输特殊通行证,为中石油、中石化、神华集团(现为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京东方集团等各大企业提供运输保障服务,圆满完成北京市气体功能保障服务。

我公司还建立了京辉大数据平台,与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集中管理平台对接(此平台是由北京市安监局牵头建设的北京市危险化学品唯一供应体系平台),以达到北京市危险化学品“集中销售、专门储存、统一配送”的目的。

02第一元素:氢能最近几年才被业界关注,那么京辉气体生产的氢气之前主要用于什么领域?

孙国春:实际上氢气和氢能是两个概念,氢气是氢气,氢能是氢能,氢气的方向和氢能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氢气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应用于航天、电子、煤化工、石油炼化、玻璃、钢铁、医疗等领域,氢能也是氢气应用的一个领域。但谈及氢能,主要是车辆、船只等交通运输领域。

而且氢气在不同领域应用时的成分标准也不一样,氢气在电子领域要求的纯度是7个9,也就是99.99999%,工业领域3个9或4个9就够了。

但是氢气在用于氢能时,其要求并不是几个9的概念,全新的燃料电池用氢国家标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于2019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提出了燃料氢气的概念。

根据标准,实际上氢能对氢气的要求,对杂质含量的控制更加重要,比如硫、一氧化碳、氯、氨、颗粒物等。

氢气提纯装置

氢能产业可以发展,但是不能简单的把氢气用于氢能领域以提供氢能发展。

氢能需求与安全管理严重不匹配

03第一元素:氢能迎来了真正的风口,但氢本身具有危险,安全是氢能发展绕不开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孙国春:京辉气体作为一家专业气体公司,在生产氢方面,牢牢把握两个方向,一个质量,另一个就是安全,安全是重中之重。

咱们国家现在大规模发展氢能其实风险非常大,主要原因是现在专业做这方面的企业不多,行业内从事的工作人员也很欠缺,各个地方如此大规模发展氢能,会出现需求和安全管理严重的不匹配。

氢有别于其它气体,它本身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东西,用好了是能源,用不好风险极大,对人的要求、对环境的要求,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对操作规程的要求,这些都需要重视。

氢涉及到制取、储存、运输以及基础设施的各个环节。现在很多涉及氢的装置经常出故障,企业邀请我们公司的团队去看,团队回来后给我的回复是:离出事故仅差一步了。

有两个问题,第一很多操作不合规,第二现场人员对于危险气体的基本知识和概念非常欠缺,没有规范的持证上岗管理体制,很多企业这两点做的不好。设备上了以后,一定要专业化和职业化,专业的事情应该由专业的人、专业的团队、专业的公司来做。

韩国与挪威的事故对氢能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影响。实际上两起事故都是由于违规操作导致,因此这些事故再次告诉我们,氢的操作环境一定要由专业公司、专业的人士来做。

我在和很多政府相关官员交流中,安全是一定会被问到的问题,氢能到底安全不安全?我的回答是,懂就不危险,不懂就极其危险,一定要高度重视,一定要安全管理,要根据规范和标准操作。

所以现在全国这样大规模的发展氢能,确实还有很大的风险。我们最担心的是,氢能产业如此热火朝天,但是一出事故,直接全国叫停,对产业链打击是毁灭性的。我并不是给氢能降温,而是在强调一定要职业化、专业化,在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氢能,使氢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不能着急。

北京将建一流氢能产业园

04第一元素:各地发展氢能速度非常之快,但北京感觉并没有太大动静,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孙国春:客观的讲,氢能的发展,北京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已经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北京发展氢能其实并不着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首都的底线是要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基础上来发展氢能。

实际上,北京未来氢能规划很大。中关村管委会要成立一个氢能科技产业园,这个产业园的位置通过前期调研已经确定要放在房山区,因为北京别的区并没有氢源。有15家企业计划入园,比如亿华通、新研氢能等。

这个园区要覆盖氢能全产业链,计划到明年的12月份,产值要达到30-40个亿,2021年达到70个亿,北京要建氢能产业园就要达到全国一流。

产业园中要建立氢能研究院,由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建立氢能研究院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做行业标准。现在整个产业链的标准比较单一,急需能够串起整个产业链的标准。有了标准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氢能产业安全系数将会上升一个等级。

二是建立全国加氢站站长培训中心,将来加氢站的站长不应该是行政任命,而是要通过相关考试获得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具体加氢站中的操作人员要有专业操作证,操作证在各地进行学习并颁发。

将来负责运输氢的司机也需要资格证,而且最好是三证合一;一个是驾驶证,一个是移动压力操作证(因为车载的气瓶压力很高),一个是氢能操作证(要懂氢的基础概念和相关知识),司机有了这三个证,才有资格开氢能运输车。

05第一元素:那么随着北京未来氢能产业的发展,氢气需求将会大幅度增加,这个问题京辉气体未来将如何应对?

孙国春:政府明确了未来北京发展氢能从气体方面全权交给了京辉,现在我们1300m³/h的氢气产能,满足的方向全部是为了2020年张家口冬奥会,北京永丰加氢站以及张家口的加氢站所用的氢全部来自于京辉。

左边装置为天然气重整制氢

水电解制氢装置

但随着北京氢能产业的发展,未来氢气缺口将会很大,到明年需求可能要达到1万m³/h,张家口的发展也很迅速,将来缺口也会很大,河北建投在沽源建了一个加氢站,我们与他们已经签了协议,委托我们进行氢气提供和一些管理工作。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自己在考虑是自己扩大规模还是从别的地方来找氢源以满足北京的用氢需求。这里面还有一个成本问题,北京制氢成本很高,目前成品氢气价格为70元/公斤,成本过高会抑制需求。

所以我们也在想办法去降低制氢成本,我们在北京市政府牵头下与附近的燕山石化进行合作,燕山石化将其炼化时多余氢气通过管道给我们,这个量大概是6000m³/h,然后我们提纯。

我们还计划在阳泉建立一个大型的制氢基地,一部分满足阳泉当地的用氢需求,其余拉回北京。阳泉每天外排14亿方的瓦斯,这些都可以利用,相当是零成本,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制氢成本,明年就可以投产,到时候到北京的用氢成本可以达到40元/公斤,无论是用量还是价格都可以满足北京未来的需求。

补贴政策亟待改变

06第一元素:您如何看未来10到15年我国氢能的发展?

孙国春:我国氢能发展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有地方都有相关规划文件,整个产业链未来的经济体量提升是非常快的,2020年整个产业链产值要达到1万亿,2025年可能会达到10万亿,到2035年会达到15万亿。

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国家氢能的发展趋势,今年仅900亿,要完成未来如此大的增长,需要非常快的发展才能完成,整个产业链除了上游的制氢、中游的储运、下游的车辆、基础设施建设等,还有轮船、高铁等。

07第一元素:您觉得在如今我国氢能发展现状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或者说面临的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孙国春:最大的困难还是政策,尤其是补贴政策。如今我国氢能产业补贴主要在车端,氢能产业链其它环节尤其是生产制造环节没有补助。

补助实际上要考虑全产业链,制氢、储氢、加氢等都需要补贴,或者更进一步的说,在水电解制氢方面,补贴电费也可以,目前电解水制氢电费0.65元/度,如果每度电可以补贴0.35元,氢气成本可以降低一大截,用户用氢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

如果补助能够考虑产业链前端和中端,前中端补助以后,到车端时成本大幅降低后,完全可以不用补助。

现在相当于车端企业赚了大部分的补贴,这样其实会导致整个产业链的不均衡发展,利润如果能在全产业链得到均衡分配,对于所有产业链上企业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升,整个产业链也会得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