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元素网

成立不到一年,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发表于:2023-09-19  来源:原创  

9月19日,国科领纤新材料(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科领纤)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由麟阁创投与戈壁创投共同领投,小饭桌创投、常州伟驰基金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碳纤维原纸和碳纸产线建设。此前,国科领纤已在5月完成了种子轮融资,由麟阁创投独家投资。

至此,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材料研发企业,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继续向国产化材料规模化生产的方向进发。

专注碳纸国产化

国科领纤于2023年在江苏常州武进区成立,公司聚焦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碳纸及相关“卡脖子”材料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旨在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材料国产自主。

公司拥有目前国内唯一具备从连续纤维处理、碳原纸生产、碳纸生产全流程技术、批量化生产的团队。其创始人吴刚平博士从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毕业后,便从事碳纤维应用基础、工程化、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用碳纸研究,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和丰富的工程化经验。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氢燃料电池碳纸研究的单位,而该团队核心人员均来自该所。

近年来,受限于成本、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之路始终无法走出规模化的步伐。而氢燃料电池中的催化剂、扩散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电堆均尚未脱离对国外的进口依赖。其中作为三大卡脖子材料的气体扩散层、催化剂、交换膜尤甚。但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厂家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后两者均已实现国产化。

气体扩散层(GDL)能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中起到支撑催化层、收集电流、传导气体和排出反应产物水的重要作用。而碳纸是气体扩散层的基材,是制约我国氢燃料电池领域发展的核心基础材料。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预估每个电堆需30平方米左右的碳纸。

由于碳纤维、碳纤维原纸、石墨化和后处理等复杂工艺及装备,我国至今未能实现量产碳纸。碳纸成为了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国产化的一道拦路虎。

在吴刚平博士的带领下,国科领纤现已打通从碳原纸到气体扩散层环节的工艺,并攻克了碳纸专用粘结剂配方与适用性工艺设备,实现了碳纸“点焊接,强粘结”,获得了专利授权,可为高质量碳纸制备提供技术基础,同时储备了下一代工艺,有望实现进一步降本50%。

并借助其强大的设备设计能力,能够自主设计原纸抄造试验线、浸胶固化试验线等专用设备,为高质量碳纸制备提供硬件基础;还开发了多项碳纸制备行业首创技术,可最大程度解决碳纸制备过程材料均一性、批次稳定性的问题。

除了国科领纤外,不久前,麟阁创投领投了另一家成立时间刚一年多的碱性制氢隔膜公司——中科氢易,对于从业者来讲,核心材料的国产化才是真正保证氢能行业的稳定前景的定心丸。

钳制与突围

虽然国内氢能投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越来越多企业投身甚至跨界进入氢能领域,但今年不少企业的氢能业绩表现仍然不佳,总体呈现着喜忧参半的格局。

就连国内素有“氢能第一股” 的亿华通,近三年来盈利困难。今年上半年,亿华通实现营业收入约1.54亿元,同比减少42.96%;归母净利润亏损约7651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则高达1.24亿元。

最终制约终端应用的还是成本,燃料电池需求最终败给了技术、成本的前期障碍,高额的技术研发投入亦制约了其商业化的步伐。卡脖子的问题不解决,成本降不下来,投身氢能的企业再多,也始终无法走出关键技术拦路的浪浪山。

但在政策的支持下,伴随着企业的不懈投入,相关材料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质子交换膜领域,东岳未来和武汉绿动等公司率先做出量产,2020年,东岳未来氢能150万平米燃料电池膜一期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燃料电池质子膜规模化量产的公司,与国内外企业均有合作。武汉绿动氢能的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的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在武汉投产,其产品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

国内催化剂企业商业化进程也伴随着催化剂需求的扩大而不断加快,近日,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中自科技表示,氢燃料电池用铂碳催化剂公斤级制备线已经建成,并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预计年内会有进展。凯立新材也表示,公司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研究中已实现公斤级批量试产,新工艺已经进入中试阶段。

燃料电池的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此之前新能源赛道上,光伏、锂电也同样走过,未来,随着技术升级,实现降本,进行大范围推广的国产材料能够挑起氢燃料电池发展的大梁。


猜你喜欢